首页> 专题专栏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媒体报道

战歌穿越烽火岁月丨纪念章里的山河记忆

时间:2025-09-01 来源:大象新闻

14岁少年,如何穿越敌人的封锁?胸膛被子弹贯穿,又是什么力量支撑他高唱凯歌?今天走近99岁的抗战老兵张德芳。

在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大朱庄社区,99岁的抗战老兵张德芳,用他苍劲的嗓音,为我们哼唱起那首穿越了80年烽火岁月的战歌。

抗战老兵 新乡市交通局离休干部 张德芳:向前走别退后,拿我们的血和肉拼掉鬼子们的头。

1926年,张德芳出生在河南安阳一个贫苦农家。童年,他亲眼见证了日寇铁蹄下的山河破碎。

抗战老兵 新乡市交通局离休干部 张德芳:日本鬼子在根据地的就是“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

怀着一腔热血,14岁的张德芳投身抗日洪流。1942年,他成为新成立的安阳抗日武装工作队中的一员,作为一名通讯员,无数次穿越日伪军的封锁线,传递着情报与作战命令。

抗战老兵 新乡市交通局离休干部 张德芳:打仗的时候不是一个单位,好多单位他都要联系起来,联系起来不是要有人当通讯员,跑,送信。

1943年,张德芳调入太行军区第五分区第52团3连,他们驻扎在南磊口,扼守着通往根据地的咽喉要道。白天隐于山洞,夜晚打游击,绝不让敌人踏进根据地半步。

抗战老兵 新乡市交通局离休干部 张德芳:我自己也有背了一个枪,是把小毛枪(手枪),那时候也没有几颗子弹,一个人3颗手榴弹。

1945年夏天,安阳战役让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抗战老兵张德芳:日本人从安阳出发,载着旗帜、载着大炮往水冶(镇)这边走。在这个地方,八路军就把日本人歼灭了。

突袭、伏击、夜战是他们的法宝。炸毁敌人的碉堡,是打开胜利通道的关键。

抗战老兵张德芳:运兵的时候就从战壕里边运,炸药包都放到炮楼旁边,工兵都背着这个炸药,那还得好多人掩护他。

就在这枪林弹雨中,一颗子弹,打断了他的右肋骨,从前胸贯穿至后背。

抗战老兵张德芳:从这个打进去,从这个地方出来。在送信的时候被敌人打了一枪,差点打死,一枪把人打个跟头,那都不怕死。

1945年张德芳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感召下,大儿子、大女儿、乃至外孙,都穿上了军装,守护祖国的蓝天。一枚枚金灿灿的勋章,无声诉说着一个家庭,祖孙三代,跨越时空的忠诚与奉献。他们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传递给后世的,是永不屈服的精神,是保家卫国的传承,是民族自强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