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深入推进河南省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退役军人工作、尊崇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在中原更加出彩、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中勇毅前行、再立新功,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面向全省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开展了以“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经评审委员会评审,现将一批反映河南省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好作品、好声音、好故事展出,供学习借鉴。
铮铮铁骨报国志 款款深情为群众
胡海芹 鹤鸣社区村委委员
拥有“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河南省“优秀退役军人”、鹤壁市“五一劳动奖章”、“十大杰出青年”等众多称号的张祖踉同志,看上去十分干练。今年49岁的他,是土生土长的刘长屯村人,出生在军人世家,祖孙四代有5人参军报国。爷爷曾是一名参加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叔叔是一名汽车兵,他和侄子都是退伍军人。孩提时代,他就喜欢舞枪弄棒。那年,小学暑假,他母亲带着他参观汤阴岳飞庙,当听了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后,他非缠着母亲也在其背上刺字,说他长大也要参军,也当像岳飞一样的大英雄。他母亲非常感动,说:“好孩子,不用刺字,你只要把精忠报国记心里就行了,等你长大了妈妈一定送你去当兵。”
传承红色基因,一身戎装报国
1993年11月底,18岁的张祖踉终于实现了当兵愿望。临行前,却赶上母亲子宫全切大手术。术前一天,他陪着母亲一夜未眠。第二天,手术比较顺利,母亲术后被推到病房,张祖踉趴在妈妈床头,流着眼泪说:“妈,一会儿我们新兵就要乘火车去部队了,我不能伺候您了。”母亲用微弱的声音说:“踉儿啊!不许哭!到了部队,要听党的话,好好干!”他坚定地擦了擦泪水,大声说:“请您放心,精忠报国一直刻在我心上,绝不会给咱家丢脸的!”
张祖踉同志入伍后,处处高标准严要求,先后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了三等功,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8年因工作需要,张祖踉同志光荣退伍,分配在当地公安分局工作。工作中,他用模范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不法分子嫉恶如仇、铁腕行动,凸显革命军人铮铮铁骨。出色成绩和正直无私,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他常说:“忠于职守、保一方平安,既是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老百姓的千斤重托,我们必须履好职尽好责。”
使命续写忠诚 临危勇于担当
2005年,刘长屯村面临城中村建设改造,全村两千多人,人多地少,工作难找,各种小道消息纷至沓来,村民思想混乱。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急需一位敢负责、有担当、威信高的同志,来稳定工作局面。大家经过全面衡量,觉得张祖踉是最佳人选。于是,村民代表、部分老村干部、一些老党员,就动员他回村任职。他征求家人的意见时,母亲却说:“不是娘不同意你回来,主要是咱村情况太复杂。常言道,一人难称百人意,一事难称百人心。如今你父亲不在了,到时候你出力不讨好,得罪了人,这乡里乡亲的都成了仇敌,以后还咋见面呢!”。当他看到乡亲们期待的眼神时,就更加坚定了干好支书的信心。就对母亲说:“既然大家信任我,你就让我试试吧。我就想把咱村搞好,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这一年,他辞去工作,临危受命,高票当选刘长屯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伊始,他统一村“两委”的思想,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并立下了让全村百姓安居乐业的军令状。2006年,刘长屯村更名为鹤鸣社区,实现“村改居”,占地138亩,总人口2226人,耕地650亩,居民楼30栋,854套住房,商业门面房1万平方米。2011年,在他带领下,经村“两委”充分酝酿讨论,制定了发展集体经济、启动社区建设意见。经上级批准,启动了征地建社区工作。刚开始,阻力很大,很多村民都不同意征地,他们担心变成 “城里人”后,赖以生存的土地没了,无法维持生计。面对推土机和铲车,有的村民在个别人的蛊惑下,拿着铁锨、斧头站在地头,一副拼命的架势。看到这种情况,张祖踉忧心忡忡,夜不能寐。好心人怕他受不了,劝他报警。他却说,只有和谐稳定才能促进发展,矛盾要化解而不是激化。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他带领班子成员深入村民家中,挨家挨户了解大家的生活状况,倾听诉求和建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介绍社区发展规划,通报已争取到资金2600万元、准备建24000多平米的标准厂房,收益将全部用于村民集体福利的想法。真心、真情、真诚终于感动了村民,大家齐心协力配合做好了征地拆迁工作。
因过度劳累,张祖踉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社区拆迁的画面,像过电影一样的循环往复眼前晃动,很难入睡,非常痛苦。后经医生诊断,确诊为甲状腺结瘤伴甲亢,造成新陈代谢加快,失眠、烦躁、出汗、乏力,身体一天天消瘦。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不要再干了。他却说:“我曾是军人,比起爷爷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枪炮也不退后,我这点病又算啥?”2012年,他在医院做了两次手术,切除了甲状腺结节,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凝心聚力奋进 满怀深情为民
2015年7月,鹤鸣社区建成,村民们陆续搬入,成为了市民。面对兴高采烈的居民,张祖踉说:“这只是第一步,只要大家凝心聚力去奋斗,更好日子还在后面呢!”为实现高质量的居民就业梦,他坚持每年举办2至3次技能培训,有机电技能、家政服务等,并亲自向企业推荐,实现居民、企业互利共赢。居民杜艳静说:“我生完孩子,一直在家带孩子,如今孩子大了,又想找份工作。是社区办的电子技能培训,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社区还推荐我到天海集团工作,现在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呢。”
他兑现了承诺,两万多平米的标准厂房、社区门面房实行出租,每年有将近300万元的收入。鹤鸣社区将这些资金,用在了物业费、居民医疗保险、60岁以上老人每年体检、大学生助学金、公共设施建设维修等方面。居民刘金才,全家是从农村搬进鹤鸣小区的,他满面笑容地说:“社区的干部都是物业管理者,俺有啥事都是直接找党支部,在这住,不用交物业费、停车费,连居民医疗保险费都是社区拿的,生活在这真幸福。”
不忘军人本色 双拥亮点纷呈
社区有51名退役军人,怎样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是张祖踉和支部“一班人”思考的问题。先成立组织,通过“两委”研究并报上级批准,社区成立了由23名党员组成的退役军人党支部,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和双拥志愿者服务队。他们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利用展板、条幅、宣传页、设立双拥军人荣誉墙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宣传活动,定期宣传党的各项优抚政策,大力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良好氛围。通过教育宣传,大家爱党爱国爱军队的热情高涨,社区每年都有新兵入伍,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输送新鲜血液。
每逢“八一”建军节和春节,张祖踉都要组织召开军人座谈会,慰问重点优抚对象,送去慰问品(金)。今年春节前夕,他又带领社区干部,专门到退伍军人张敬吉家嘘寒问暖,了解生活、身体状况和孩子们工作情况,送去棉被、米、面和慰问金。退伍军人聂建文去世,他第一时间赶到逝者家里悼念,并为其儿子送去学习用品和慰问金,叮咛家属说:“有困难不要怕,一定要坚强,村委会就是你的坚强后盾!”
张祖踉退伍不褪志,不忘军人本色,情系群众,用一言一行践行着当代退伍军人的优秀品质,用信仰续写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