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山,漯河市舞阳县文峰乡李斌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一、牢记初心使命,敢当产业致富领路人
李斌庄村90年代初就开始种植香菇,但因种植技术不够成熟、种植结构单一等多种因素,产业发展受限。他下定决心带领“两委”干部和群众一起大力发展香菇种植。
为了学技术,张德山多次北上省农科院、南下福建省食用菌研究所等地拜师学艺,逐渐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经验,成为香菇种植的行家里手,取得河南省食用菌职业农民中级职称。
为了跑销路,张德山先后带领党员干部到北京新发地、广州江南等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找渠道,谈价格,使菇农收益颇丰。为了帮战友,他牵头组建退伍老兵香菇种植技术指导团,无偿传授技术、策划园区、提供菌种,累计帮助50多名退伍军人致富增收。
为了助增收,张德山号召党员干部包棚联户进行结对指导,带领该村党员干部垫资近百万元担保赊菌棒,全村30余户困难群众依靠香菇实现了脱贫致富。
2016年底,李斌庄村退出全县脱贫村序列。经多年发展,该村90%的农户发展香菇种植及关联产业,种植规模达1200万棒,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带动周边20多个乡镇、万余名群众依靠香菇种植致富增收,形成了豫中南以李斌庄为中心的香菇产、供、销基地。
李斌庄村产业脱贫、香菇产业发展壮大的典型案例先后被河南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该村被授予“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张德山也因此被群众称为“香菇大王”。
二、坚持抱团取暖,振兴产业展现新作为
群众尝到甜头后,张德山意识到“孤木不成林”,要抱团发展。他下定决心、抢抓机遇,成立德山菇业公司,下设菌种厂,年生产菌种40万斤;木屑加工厂,年加工木屑500万斤……
李斌庄村90%的农户发展香菇种植及关联产业,种植规模达1200万棒,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使群众足不出户,有活干、有钱赚,并且实现了从庭院种植到现代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
在张德山的推动下,李斌庄村又注册成立了舞阳县山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障,大大方便了群众生产和销售,保障了收益。合作社的优质香菇,不但在国内有了名气,通过商检部门质量认证,还获得了出口资质,远销到韩国、日本等,进一步增加了群众收益。
与此同时,村里成功招引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华宝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建保鲜库30多座,引进智能化装袋设备,产业得到进一步升级改造。邀请河南省科技学院技术人员指导新技术、新品种落地增收,提高了香菇的产量和质量,打造舞阳香菇品牌。李斌庄村成功申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建强战斗堡垒,“五星”创建有了大提升
作为“领头雁”,张德山在发展村庄经济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抓班子、带队伍,他在村党支部开展“承诺履诺践诺”,每年聚焦3-5件群众急难愁盼的大事要事,年初承诺,年底述诺,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李斌庄村“两委”干部年富力强,平均年龄41岁。坚持支部“承诺屡诺践诺”,针对香菇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引进新品种,招引福建等地大型收购商,成功号召群众扩增香菇300万棒。
张德山和“两委”干部自筹资金,对温楼、张三郎两个自然村主街道进行硬化近6000平方米。牵头协调筹集资金600余万元,铺设巷巷通12000平方米,修建雨污管网3800米,铺设柏油1.2万平方米,改造400平米村级活动场所。
依托党建网格化管理、五老协会积极处理排查村内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成功创建“三零村”。该村注重家风家训培育,有博士6名、硕土24名、本科生41名,成了远近闻名的状元村。该村荣获河南省“五星”支部命名表彰。2023年,张德山典型事迹在全国退役军人村干部(“兵支书”)发展乡村产业能力提升培训示范班作交流分享。
“正是在部队磨炼的意志,让我有了带动父老乡亲共同发展致富的勇气和决心。”张德山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继续扎根农村、服务群众,永守“退役不退志 永远守初心”的诺言,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投入为群众办实事上,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群众的信任,不辱组织的重托,继续彰显退役老兵的光荣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