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媒体报道

河南省优秀军创企业家风采|以军人担当书写人间大爱

时间:2024-08-27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2024年08月27日 第06版)

以军人担当书写人间大爱

□郭晓东 李亚东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新时代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多年来,河南优秀军创企业家勇担社会责任,心怀大爱,在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等公益事业中积极作为、发光发热,用善德善行为他人点亮了希望之灯。

由“兵王”到“好院长”

  从一名士兵成长为一级军士长,他是战友的“老班长”;脱下军装,他成了老人们的“好院长”。商丘市星光老年之家养老院院长宋占林的履历让人心生敬意。

  1987年,宋占林参军入伍,在空军某部服役29年。2016年退役后,他首选养老行业创业,创立商丘市星光老年之家养老院。

  宋占林积极探索“党建+养老服务”建设模式,建立“老人点单、组织接单、上门回访、精心服务、子女探访”的服务流程,推动党建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让入住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他千方百计丰富老人们的生活,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定期举办茶话会、座谈会,为老人义诊、健康科普等,提升老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照顾好老人,宋占林还抽空考取厨师证、心理咨询师证、高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证等。7年多来,星光老年之家累计照顾3600余名老人,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先进集体。

  宋占林还尽力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其企业及星光老年之家累计为退役军人、困难人员提供3000多个岗位。资助困难学生、困难军烈属家庭……多年来,宋占林累计捐款捐物价值300多万元。

  由于成绩突出,今年,宋占林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宋占林说:“我始终不忘党恩军心,新的岗位在哪里,新的战位就在哪里。”

好人之光照亮身边人

  在马金亮眼里,助人为乐是一件平常事,也是他多年坚持的习惯。

  今年53岁的马金亮是三门峡长州矿业有限公司经理,从部队退役后,马金亮带着一股闯劲开始创业。

  有一次,马金亮看到一位困难家庭的孩子手捧入学录取通知书,却为学费发愁,心中很受触动,他决定伸出援手,资助这个孩子完成学业。之后,他先后帮助217名学生走进大学校园,成立“金亮慈善助学基金”资助27名特困生,资助王家后中心小学……2011年以来,马金亮持续资助教育发展和困难学生近200万元。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马金亮最大的心愿。他出资170余万元,为家乡上庄村打深水井、修建蓄水池、铺设管道,彻底解决了饮水难问题;出资50多万元修缮家乡公路,并提供各类就业岗位350余个。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他的善行之路越走越远。通过中外好人网捐赠13余万元,为郑州防洪救灾捐款7万元,为陕州区医疗机构捐赠6万元……多年来,他不断捐资捐物,用爱心回报社会。

  马金亮的大爱善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他先后被评为“三门峡市助人为乐模范”“河南省优秀军创企业家”“河南好人”等。

  “荣誉是动力,也是责任。我要以感恩的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注公益事业发展,用更大的成绩回报社会。”马金亮说。

一碗面感动整座城

  在安阳,有一家红香柳刀削面馆尽人皆知,开业8年来,这家店始终坚持定下的店规——“7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吃面”“给环卫工人半价优惠”“为农民工免费加面”。

  44岁的退役军人王晓军是这家面馆的老板,他十几年如一日用“一碗面”温暖人心,让尊老爱老、扶弱济困的传统美德不断弘扬。

  1996年,16岁的王晓军前往青海西宁当兵。有一次,王晓军和战友巡逻时扭伤脚,绝望之际,他们得到一位70多岁牧民的热情帮助。这让王晓军萌生了回报他人、回馈社会的想法。

  2010年,王晓军退役后在西宁市开了一家红香柳刀削面馆。一开业,他就贴出爱心海报——“70岁以上老人可免费吃面”。面馆开业一年,却赔了1万多元。他瞒着家人向朋友借钱,回到西宁继续经营。王晓军的善举受到当地媒体关注,面馆生意渐渐好转,很多好心人经常介绍家里人照顾他的生意。

  2016年,王晓军将面馆开到家乡安阳,可规矩没变,老年人来用餐,王晓军都会在他们餐票上写上“老人”二字,嘱咐后厨师傅将面削薄一点、煮软一些。

  14年来,王晓军都始终坚守自己的承诺,这种坚守逐渐感染了身边的一批人。如今,已有11名退役军人慕名加入,与他共同经营着15家面馆。每当有人想要加入,王晓军总是先讲自己的爱心理念,对方接受才谈合作。多年来,王晓军的面馆提供免费就餐13万余人次,为退役军人、残疾人、环卫工等人群提供优惠服务不计其数。

  一碗面,传递着知恩感恩的正能量,蕴藏着感动人心的真善美,温暖着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