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媒体报道

徐衣显:金色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时间:2024-05-09 来源:新时代中国双拥

徐衣显(右)慰问启运新兵。

金色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中共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徐衣显


  洛阳是一座华夏根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是驻军大市,更是一座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英雄城市。近年来,洛阳市以双拥模范城创建为载体,不断巩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双拥工作展现出新气象新作为,连续八届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绘好 “同心圆”

  洛阳市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性、战略性工作常抓不懈,全局谋划、高位推进、改革创新。构建长效推进机制。市县两级均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党政领导“军营一日活动”等七项制度,市委议军会专题研究,军地协调会定期推进,市县联络员常态对接,全年共协调解决军地问题41个。健全政策支撑体系。坚持“普惠+优待”和“褒扬+激励”相结合,出台《洛阳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县)奖励办法》等政策,双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全面提升。织密基层组织网络。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双拥工作的意见》,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拥军优抚服务体系,打通双拥工作“最后一公里”。创新特色共建模式。持续深化与洛阳舰、洛阳营、洛阳连的特色共建,推动驻洛团级以上单位就近与驻地单位定点共建,加强驻洛部队与地方相关单位的协作共建,部队建设与地方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当好“贴心人”

  洛阳市始终坚持“部队有所呼、地方必有应”,精准高效对接国防所需和地方所能,向战聚焦、为战发力,不断提升服务保障主动性、实效性。“项目化”支撑服务国防建设。把服从服务国防建设作为前置条件,实行立项、审批、拨款、施工“四优先”,建成市民防馆等一批重点项目,高效完成《“十四五”国防交通发展规划》,有效改善部队基础设施条件。“法治化”保障军事任务需求。制定出台《洛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服务保障驻洛部队的决定》,以地方立法形式对服务保障部队备战打仗工作作出明确法律规定。健全完善“双清单”制度,坚持部队提报问题有需必应、特事特办,解决了部队供排水、煤改气、集中供热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常态化”走访慰问“前线、前沿、前哨”。坚持部队驻训走到哪里,拥军慰问跟到哪里,每逢“八一”、春节等重要节日,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主要领导带头组织开展走访慰问。

办好“暖心事”

  洛阳市坚持精准落实政策、精细服务保障,扎实开展“我为部队解难题”“我为军人办实事”活动,探索建立全过程、一站式双拥服务新模式,军人军属的尊崇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铺好“后路”保安心。构建全链条、闭环式军转安置工作机制,创新“阳光安置”“直通车安置”模式,近5年来累计安置465名军队转业干部、1945名退役士兵,接收军休干部408人。成立“洛阳市退役军人学院”“关爱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创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33家,组建指导团队18个,累计发放创业贷款7000余万元。建好“后院”保放心。出台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提标发放随军未就业家属困难补助保障金2300余万元,免费举办“军嫂专场招聘会”“军嫂技能培训班”等,近5年来为199名符合条件的随军家属实现100%安置。护好“后代”保舒心。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优先就近入学、随父母调动转学等方面提供支持,妥善解决1970名军人子女入园、入学、转学问题,让官兵“揪心事”变“舒心事”。

构建“大格局”

  全面实施“五大工程”,进一步凝聚全社会爱国拥军磅礴力量。开展科技拥军“赋能工程”。发挥洛阳科研资源、军工资源优势,聘请专家学者到部队“送科技”“送讲座”“送知识”,帮助部队解决教育训练、科研试验中的技术问题;开展教育拥军“铸魂工程”。完善国防教育体系,提升改造烈士纪念设施,持续开展“国防教育日”“烈士纪念日”等活动和“旗帜引领、同心铸梦”等系列双拥主题教育,连续五年评选“最美退役军人”,高质量征兵叫响“中国虎、洛阳兵”品牌;开展文化拥军“润心工程”。依托“洛八办”等红色资源,打造特色主题研学线路,建成双拥主题公园17个、双拥街道15条、双拥社区10个,双拥文化墙、双拥长廊遍布全城;开展社会拥军“聚力工程”。在河南省率先成立拥军优属协会,市级层面建立民企援军机制,常态化组织民营企业开展慰问。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为驻洛部队开展公益讲座300余场,市慈善总会设立“尊崇英雄、关爱军人慈善项目(基金)”,组织爱心企业开展公益捐赠活动;开展法律拥军“维权工程”。开设涉军维权“绿色通道”,成立维护军人合法权益法律咨询站19个,常态化开展法律拥军活动,累计举行法律专场讲座200余场、接待军人军属咨询1万余人次,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普及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