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持续强基层打基础,着力在打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坚持做到“四个聚焦”,将杏花营农场退役军人服务站打造为辖区示范站点,以点带面,为全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优质服务。
一、聚焦作用发挥,夯实服务根基。充分发挥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沟通协调,密切协作配合,大力推进街道、村(社区)两级服务体系建设。选准配强服务站长,由农场党委书记任街道服务站站长,9个社区(村)服务站站长也均由党支部书记担任。加强硬件建设,按照“五有”建设标准,先后投入资金24余万元,建成9个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使用面积共计220平方,精心打造退役军人服务大厅和“战友”系列活动室等服务场所。提升服务意识,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和“首问负责制”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熟练度。该站2021年被评为河南省“枫桥杯”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吴永强同志荣获“全国百名优秀站长”;2022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河南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
二、聚焦规范管理,优化服务流程。牢牢抓住服务退役军人主责主业,建立台账式管理、清单式服务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在解决“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好”上持续用力。结合服务对象需求和服务站工作性质,研究制定《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事项清单》,清单包括就业创业等9大类事项,解决了基层服务保障工作“干什么的问题”。每个服务事项都指明具体的服务流程和工作方法,并通过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活动,不断予以优化完善,解决“怎么干”的问题。在退役军人服务大厅设立“就业创业”专门服务窗口,实现“专班保障、专业管理、专业服务”。建立帮办代办制度,各类需要上级部门审批事项,可由乡村两级服务站工作人员帮助办理或代为办理,切实让退役军人少跑腿、更满意。
三、聚焦尊崇尊重,做实服务保障。乡村两级服务站对退役军人就业培训需求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台账,对重点人员进行分类管理,精准实施“一人一策”。通过动态掌握底数,针对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常态化发布各类招聘信息。服务站联合农场经济发展中心与辖区内50家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退役军人意愿,积极牵线搭桥,先后组织退役军人参加各类招聘、推介活动10余场,做到企业用工、退役军人就业“双满意”。创新工作方式,点对点联系辖区内军创企业,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困难和需求,联合协税、劳保、经济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地为军创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挖掘退役军人创业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广泛宣传,营造良好创业氛围,激发就业创业热情。连续开展三届“杏花营农场最美退役军人暨立功受奖人员评选表彰大会”,共评选最美退役军人“兵支书”、党员先锋模范、就业创业标兵、疫情防控“带头兵”、立功受奖人员等47人。
四、聚焦弘扬传统,打造服务品牌。会同区委组织部,认真梳理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将退役军人党员纳入各社区党支部统一管理,组织参与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集中缴纳党费、过集体政治生日等活动,切实增强退役军人责任感和荣誉感。组织退役军人参观党员政治生活馆,结合“七一”、“八一”、国庆等重大节日,举办政策宣讲、推介岗位、思想沟通等关爱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永远铭记军魂、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在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轻骑兵排的指导下,组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志愿服务队”,着力打造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参与就业创业、应急救援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农场马砦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陈超,充分发挥兵支书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社区居民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行动,2021年其事迹被评为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政引领“乡村振兴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