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西华县是“全国优质小果型西瓜基地”,著名的“逍遥胡辣汤”之乡,“西华的哥”遍布全国大中城市,西华无人机享誉中原,具有多项知名“就业品牌”。近年来,西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依托知名“就业品牌”,强化“三抓三提”,组织退役军人开展高质量的技能培训,实行培训就业创业“一条龙”服务,拓展退役军人就业渠道,全面提升退役军人就业水平,取得显著成效。
一、依托“就业品牌”抓培训,提升退役军人就业能力。一是打造品牌培训基地。在全县范围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遴选县无人机产业园、逍遥胡辣汤协会、西华神龙驾驶培训有限公司、三星职业培训学校等4家师资力量深厚、基础设施完备、教学条件完善的品牌企业、品牌机构,作为全县退役军人“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展“定向式、订单式、定岗式”培训,形成“培训即就业”的品牌模式。二是做强品牌培训专业。依托培训基地,筛选出一批贴合退役军人特点、就业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专业。如无人机操作、胡辣汤制作和销售、电子商务、网络直播以及西瓜、桃树、香瓜、黄牛等农畜产品的种植、养殖和销售8类10项专业技能,依靠本地“全国优质小果型西瓜基地”“西华桃花节”“西华的哥”“胡辣汤”“无人机植保”等品牌效应,帮助退役军人掌握一技之长,促进退役军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三是强化品牌培训实效。按需施教、因人施教,依托品牌培训基地,不断充实实用性强、收益率高、技术含量高、简单易学易掌握的专业项目,提升退役军人职业竞争核心能力素质。2019年以来,根据退役军人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先后组织开展胡辣汤制作和销售、桃树的栽培和销售、无人机操作和使用、汽车驾驶等8类10项品牌专业培训890人次,结业率100%,获证率100%。
二、依托“就业品牌”抓推介,提供退役军人就业岗位。一是依托劳务品牌促就业。以“胡辣汤”“西华的哥”“小果型种植”“无人机产业园”四大劳务品牌为依托,引导退役军人、贫困户、贫困人员外出经商或进厂(场)打工。四大劳务品牌通过技术培训和信贷扶持等措施,支持贫困户经营早点、电商等产业,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通过退役军人招聘活动,2019年以来,四大劳务品牌提供岗位2000余个,吸纳720名退役军人就业,其中新增从事“胡辣汤”产业150人,从事出租车行业260人,从事“小果型种植”行业180人,从事无人机行业120人。二是依托龙头产业促就业。鼓励当地发展潜力好、带动能力强、社会认同度高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吸纳村民以干股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定期分红,同时优先吸纳困难群众、退役军人进园打工,到了农产品成熟采摘期用工量增多,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增收。依托凯鸿鞋业、西华县惠民服饰有限公司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当地建设生产车间,解决附近贫困群众、留守妇女就业问题,实现就地打工挣钱脱贫。三是依托农业品牌促就业。该县根据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点和当地实际情况,目前已形成黄桥鲜桃、逍遥香葱、红花苗木、大王庄韭菜、艾岗小辣椒、西夏小香瓜、奉母粉条等一批叫得响的农业品牌,在尊重贫困户的意愿、生产习惯和技能特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精品种植等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吸引贫困家庭、退役军人参与,人均可增收800到2000元。
三、依托“就业品牌”抓帮扶,提高退役军人收入水平。一是落实政策促增收。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大力扶持退役军人创业增收。积极协调人社、税务部门,落实创业贷款扶持、税收减免等优待政策。成立退役军人服务协会,组建退役军人帮扶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退役军人政策宣传、创业指导和志愿服务等活动。2019年以来,全县为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协调减免税收236万元,为招录退役军人就业企业减免税收144万元,为退役军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36笔、计680万元,扶持20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创业梦想。二是返乡创业促增收。依托逍遥胡辣汤、“西华桃花节”“西华的哥”等西华地域品牌,经过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品牌专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涌现出一批返乡创业并取得创业成功的先进典型。如西华县众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法人张宇、西华县颍河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和少朋、无人机产业园退役军人先进典型安英民、逍遥老杨家胡辣汤汤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牛跃义等优秀退役军人企业家返乡创业,为家乡经济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三是典型带动促增收。优秀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担任兵支书、兵委员,积极吸引产业项目,帮助村民搞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拓宽村民收入途径。如裴庄村党支部书记吴东亮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带领村民种植桃树致富,以黄桥乡万亩桃园为基地,成功举办“桃花节”和“桃花节”摄影大赛,逐渐形成西华县“桃花节”文旅品牌,西华桃花节也成为中原地区知名的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和旅游胜地,享誉省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