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依托人力资源市场、培训机构、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等主体,抓要点、破难点、创亮点,持续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标准,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努力实现退役军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
一、充分摸清底数,做到精准对接。对退役军人中失业人数、再就业人数、就业困难人数、单位登记招聘退役军人人数等进行统计,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数据台账,现已登记军创企业10家,建档立卡4500余人,积极对接有就业意愿的退役军人,为促进区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凤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加强部门协作,定期联合人社局、科工信局、民政局、交通局、乡村振兴局、总工会、妇联和残联等部门举办招聘会,精准搭建就业平台。凤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充分利用基层服务站,摸清楚服务对象、各类需求、军创企业、岗位信息库的动态底数,力争做到一口清、问不倒。着力提升保就业、促创业的“五种能力”。从提升信息力、数字力、谋划力、协调力、守护力入手,积极探索就业创业新业态、新路径。根据退役士兵光荣返乡时间节点,结合退役士兵求职需求,凤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于退役士兵返乡时,常态化举办“戎归故里—就业起航再立新功”退役军人和军属专场招聘会,政策宣讲暨适应性培训会。充分运用市级培训机构平台和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资源,及时为退役士兵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免费服务。组织开展“军岗日”退役军人服务活动,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开展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推荐会,先后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余场,参与企业近230个,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帮助50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同时,借助新兴媒体受众广、实效快等特点,依托政府网站和“军人退伍群”等网络平台,搭建网络招聘求职平台,利用单位荧屏定期公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
二、强化服务保障,解决“后顾之忧”。深化落实军创企业联络员制度,持续开展退役军人创业扶持“回头看”,了解军创企业生产状况,就企业的困难进行点对点的分析和探讨,结合政策全力帮助解决。梳理“军人贷”、就业奖励、减免税收等惠军企政策,提供精准服务。同时深入军创企业一线,持续开展“送政策、帮军企,送服务、解难题”,助推服务小组按“需”提供服务,变“企业跑腿”为“联络员代办”。自建局以来,送政策进企业10余次。
建立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引领社会力量帮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全区建立5个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并为这5家公司申报市级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分管领导带领工作人员、乡镇、村(社区)站长到辉县市、红旗区参观学习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经验,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动态报备机制,随时为有就业创业需求的退役军人提供“一对一”专业指导,建立和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对接机制,确保清除零就业。带领乡、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到困难退役军人家庭,了解家庭情况和就业方向,为精准提供精准服务打下基础。带领退役军人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面试并参观生产车间,达成录用意向。积极主动和多家企业联系,为退役军人提供司机、普工和机修电工等工作岗位。
三、坚持规划“领航”,助力转变“角色”。5个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主动邀请社区书记、管区书记及辖区退役军人召开座谈会,宣讲惠军惠企普惠性政策,介绍乡镇街道的基本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规划,让退役军人对乡镇街道退役军人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政府的关爱,在家乡建设和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共同为本地经济发展和建设奉献力量。
积极开展欢迎仪式,召开座谈会,向退役军人详细介绍和解读惠军政策,点对面做好退役军人培训的动员工作。虽然我局主要依靠市就业创业科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适应性培训和技能培训但近几年来的退役士兵,在来办理落户前,工作人员都让其到市退役军人培训中心开培训介绍信,开具介绍信率达到100%,通过动员和跟踪联系,参加市局就业创业科培训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