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 > 思想政治教育

开封市烈士陵园管理处烈士纪念设施简介

时间:2022-08-09 来源: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开封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始建于1952年,1975年迁建至百塔村南,占地面积210亩,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民政部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烈士纪念建筑物面积7460平方米,园内安葬烈士 718 名,其中无名烈士 496名。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革命烈士英名墙,解放开封战役无名烈士公墓,革命烈士墓区,革命烈士骨灰堂,粟裕将军部分骨灰敬撒纪念处,胡万杰、郭向新夫妇烈士塑像,国际和平战士夏理逊大夫墓、碑共9处,革命烈士英名墙镌刻烈士共4650位。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南北中轴线北起四分之一点上,1987年筹建,1988年5月17日奠基,10月22日落成。碑高27.2米,主碑为五棱柱体,碑座由我市的市花—菊花图案构成的花环所环绕,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金光四射的八个大字上面为红色大理石雕饰的红五星,下面是红色花岗岩雕饰的葵花向阳花环,全碑俯视成五角星。

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位于革命烈士纪念碑的西南侧,始建于1976年,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馆名由张爱萍将军亲笔题写。2017年10月,对陈列馆进行升级改造,于2018年6月基本完成,陈布展面积扩充至980平方米。整个场馆分为序厅和正厅,正厅由6个单元组成,以时间为序,通过图片、文字、雕塑并结合现代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了古都开封近现代革命斗争的光辉业绩和烈士的伟大精神。

烈士墓区位于革命烈士纪念碑北侧,整个烈士墓区的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共安葬718位烈士。

解放开封战役无名烈士公墓位于革命烈士纪念碑北向距离20米处,1982年落成。公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4.8米,直径10.2米。1948年6月在解放开封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华东野战军第三八纵队等无名烈士遗体原为散葬。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1952年曾将473名烈士遗骨全部迁葬在城西北开封市烈士陵园。1983年随烈士陵园迁建,集中安葬现陵园“解放开封战役无名烈士公墓”内。

胡万杰、郭向新夫妇烈士塑像立于开封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南侧45米处,于1991年3月落成。有基座和塑像两部分组成。总高3.4米。基座为四棱柱体,高1.80米,其中,基座底底边长1.65米,高0.20米。基座底边长1.40米,顶边长1.20米,基座顶顶边长0.85米,高0.12米。胡万杰、郭向新二烈士塑像高1.6米,由汉白玉精雕而成。再现其威严不屈大义凌然的英雄气概。碑的正面“丹心碧血、永垂青史”的题词由刘玉柱同志题写。背面为二烈士生平事迹简介。

粟裕将军骨灰敬撒处位于革命烈士纪念碑背向10米处,1992年3月落。碑为卧式、坡型。其碑座长1.2米,宽0.8米,高0.3米。碑长1米,宽0.6米,前高0.15米,后高0.4米,坡长0.65米,全碑为一级汉白玉精刻而成。“粟裕将军部分骨灰敬撒出”为全国政协委员陈丕显题写。粟裕同志在开封战役中为全权指挥,在他英勇果断地指挥下,开封战役取得了胜利,为开封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84年2月5日在北京逝世。遵照粟裕大将临终遗愿,把骨灰撒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陪伴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同年5月31日,粟裕同志家属在省党政军及当地驻军负责同志陪同下,护送粟裕同志的骨灰到开封市烈士陵园,将部分骨灰撒在无名烈士墓前。

国际和平战士夏理逊大夫墓、碑位于革命烈士纪念碑东侧58米处。为纪念夏理逊大夫诞辰100周年,由中国福利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开封市人民政府1987年12月重建于烈士陵园(原葬于开封市医院前街小学院内)。其墓为3×4米,棺为1×2米。碑为卧式,其左右边长2.4米,上下高1.6米,厚0.25米。棺、碑均为汉白玉石精雕而建成。“夏理逊大夫纪念碑”、“夏理逊大夫之墓”的题词分别由邓小平和薄一波亲笔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