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媒体报道

大河客户端:郑州二七区五里堡退役军人服务站如何营造“家的感觉”?

时间:2020-12-02 来源:大河客户端

  河南郑州二七区五里堡退役军人服务站越来越“火”了!被人民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点赞报道。作为郑州市第一家挂牌成立的退役军人服务站,这里如何为退役军人营造“家的感觉”!

  12月1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随同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的采访团来到这里,探访二七区五里堡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为“退役军人之家”的幸福密码。

“一切围绕退役军人转” 努力打造暖心家园

  24岁的退伍军人杨朋朋说,在他需要寻找工作的人生关键节点,是这里主动联系,牵线搭桥,帮他找到了月薪几千元的工作;

  65岁的退伍老兵刘建国说,在他的老父亲突发重病的急难时刻,是这里伸出援手,雪中送炭,为他送上了饱含深情的救助款;

  27岁的退役军人胡凯利说,在他退伍后满腔激情自主创业的重要关头,是这里贴心服务,政策帮扶,让他感受到打拼路上的温暖帮助……

  他们口中的“这里”,就是郑州二七区五里堡退役军人服务站。

  位于金水河畔的二七区五里堡退役军人服务站,2019年4月份建成,面积2000平方米,是郑州市第一家挂牌成立、运行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建成后,这里就成为了郑州市街道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模板”。

  “街道和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是服务保障体系的最末梢、也是最前沿。”据五里堡街道党工委书记、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王彬介绍,五里堡街道位于老城区,辖区有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4600余人,驻军单位5家,退役军人多,驻军多,还是红色基因传承地。

  去年4月份,五里堡街道率先在全市建立了街道和社区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坚持“一引领、两创新、三融入”的工作模式,既:坚持党建引领这面旗帜;创新服务形式,创新活动载体;把爱党爱国融入退役军人价值取向,把品牌打造融入服务项目,把就业创业融入精准帮扶。

  王彬说,作为专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的基层服务站,在组建伊始,就认真听取了辖区部分退役军人的许多建议,五里堡街道党工委研究认为,服务站既然是“退役军人之家”,就必须营造“军的气质”“家的感觉”,“阵地怎么建、工作怎么干,一切围绕退役军人转”,努力将服务站打造成颜值高、有质感、更有热度的暖心家园。

提供三大类36项菜单式服务 “双拥共建”成效明显

  记者探访发现,该退役军人服务站从一楼到三楼,被打造成“一厅九室一平台”功能多样的集成式服务阵地:办事服务大厅提供就业服务、法律援助、信息采集、志愿者服务、综合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建立适应退役军人需求的多功能活动室、怀旧角、志愿者服务室、红色书吧、书画室、摄影室、法律援助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创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此外,还增设了理发室、配餐室,就连三楼楼顶也被充分利用,建成了简易的运动场……

  “在这里,我们为退役军人搭建创业、救助、微心愿三大服务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三大类、36项精准化、菜单式服务,让退役军人到这里,活动有场所,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在这里能找到家的温暖。”王彬说,比如,组建“金牌律师顾问团”,开展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红色书吧”配备党史军史等书籍3000余本供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及子女免费借阅;收集汇总退役军人技能信息,邀请相应企业专场定向招聘,等等。

  据介绍,该服务站成立一年半来,服务对象已经扩展到“入伍、在伍、退伍”军人,力争实现让现役军人安心,让退役军人满意,“双拥共建”成效明显。

  一份成绩单可见一斑:在服务退役军人方面,一年多来,服务站已累计接待退役军人800余人次,解决合理诉求200余件,化解多年信访积案19件,帮助76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为489名退役军人完成社保补缴。在服务现役军人方面,每逢春节、“八一”和重要时间节点,全面走访慰问驻军单位;为4名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家庭送立功喜报;为100余名军人在子女入学、申请公租房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在开展活动方面,18个社区一年多来共计召开各类活动200余场次,非常受欢迎,还选树了6名“最美退役军人”,在疫情防控中,102名退役军人主动递交“请战书”,自发组建了“若有战召必回”老兵志愿服务队,每个卡点上都有退役军人党员先锋岗……

  退役军人服务站具体如何开展服务?细节之处见功底。

  记者注意到,一楼大厅的墙上,悬挂着一张大表,上面除了五里堡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相关信息,还有辖区18个社区服务站点图,站长、电话、地址等信息清清楚楚,方便有需要的退役军人查询。

  旁边,是五里堡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流程图,“我们的服务站成立之初,没有任何经验可循,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希望通过闭环管理,能够更快、更好地帮助解决实际的困难和问题,工作中还形成了‘街道吹哨、部门来报到’的联席会议制度,帮助退役军人化解了很多矛盾和问题。”

  在这里,服务站职责制度全部上墙,明确“不准说‘我不知道’,必须在岗在行”等《十不准十必须》工作要求。按照老功臣、伤残军人、退休军转干部等类别,为辖区4600余名退役军人建档立卡、动态管理。

开展双向志愿服务 被温暖也在传递温暖

  开展双向志愿服务,也是五里堡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一大亮点,在这里,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为退役军人提供暖心服务,让尊崇军人成为社会文化;另一方面,号召更多的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成为志愿者,在回馈社会中提升价值感和使命感。

  服务老兵暖军心。18个社区立足实际,整合优势资源,设立了“绿军装”、“白衣天使”等20个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为退役军人开展“送慰问、送祝福、送政策、送文化、送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将特色项目按照“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地点、所属社区”分类梳理,汇总制图,并在服务站公示,搭建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平台,退役军人结合各自需求,可以到任何一个社区服务站享受特色服务。一年来,已为800余名退役军人、军烈属、优抚对象提供1000余次暖心志愿服务,营造了荣军、崇军的浓厚氛围。

  激发奉献动力源。设立公益“互助银行”和志愿者爱心账户,将志愿者服务时长以小时为单位记入个人爱心账户,每服务两个小时积1分,个人存储的积分值可以兑换相应的礼品或服务,通过“存入爱心,领取温暖”的方式,激励更多的退役军人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回馈社会。选树典型强带动。每月开展“讲老兵故事 品红色文化”主题活动,通过党员群众推荐、社区初筛、街道评议等层层评选,从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已选树了6名“最美退役军人”,以鲜活事例影响、鼓舞、带动更多的退役军人在服务社会中走在前,做表率。其中,贾福林老人已86岁高龄,参加过淮海战役等重大战役,多次立功受奖,退休后依旧关心街道发展,热心公益事业;陈力同志是一名90后,退伍后积极自主创业,坚持到社区做志愿服务,资助辖区贫困学生。

  通过开展双向志愿服务,让退役军人被温暖的同时,也在传递着温暖,搭建平台,让更多“退伍不褪色”的退役军人参与志愿服务,也让服务站成为新时代退役军人的“出彩舞台”。

  比如,辖区退役老兵郑海宁带头组建了平安巡逻队,常年坚持在社区楼院巡逻,守护群众安全;辖区伤残军人党员张宇通过“红色宣讲团”,深入社区给孩子们宣讲红色故事……目前,已有20余名退役军人党员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孩子王”,有120余名退役军人成为“路段长”、“小巷总理”等,成为基层组织的中坚力量。疫情防控期间,五里堡街道有杨桦等102名退役军人主动参战,“若有战、召必回”老兵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先锋岗”等,成为抗“疫”一线亮丽的风景线。一年多来,五里堡有500余名退役军人常态化参加各类志愿活动,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老兵力量”。

  二七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贾金全表示,二七区退役军人工作以强化“机制、阵地、服务”三项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行“双向服务”,既在服务保障好退役军人的基础上,不断激发退役军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作用。在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体系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回地方不丢理想、脱军装不移志向”的精神风貌逐渐成为退役军人群体主流,在抗击疫情、应急救援、爱心慈善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典型,成为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骨干力量。(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蔡君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