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双拥网 > 新时代双拥工作风采

红色热土双拥潮 ——清丰县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工作纪实

时间:2019-07-11 来源: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清丰县古城乡齐家村79岁的老教师崔纪周,数年如一日义务守护烈士墓;退役军人董国帅创业奉献,成为网销“菌菇大王”;伍钰泉面业一诺千金,长年为部队供应高质量军粮;今年初,新兵马续康荣获新疆军区比武第一名,县政府给予1万元奖励……

作为红色圣地、革命老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故事在顿丘大地传颂不绝。历届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持续围绕创建全省、全国双拥模范县目标,高起点谋划事业发展,高标准抓好任务落实,双拥创建工作成绩斐然。先后七届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县称号,荣获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县、全国拥军模范单位、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组织领导坚强有力


清丰县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将双拥模范县创建列入全县经济社会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经常化落实党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双拥创建会议等制度,真正把双拥工作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大局。

清丰县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县公安局、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形成了分工明确、部门协作、合力推动的工作格局。

同时,持续推行双拥工作责任制,由“四大班子”主要领导联系驻军单位,科级干部与重点优抚对象结对帮扶,为做好双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优抚政策落实到位


清丰县坚持把落实好优抚政策作为抓好双拥工作的首要任务,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优抚对象生活、住房、医疗难题。

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等相关政策精神,以解决优抚对象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目标,持续抓好优抚对象这个特殊群体的优抚政策的落实。

2015年至2018年,清丰县累计将500余名困难优抚对象分别纳入农村低保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为500余户优抚对象改善居住条件,对6级以上残疾军人实行医疗补贴,对优抚对象实行医疗补助和“一站式”服务,圆满完成优抚工作任务,深受广大优抚对象好评。


军地共建卓有成效


清丰县加强与驻军部队沟通联系,及时协调解决军地关系,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促进和完善双拥共建成果。每年八一、春节“四大班子”领导对驻军和优抚对象进行慰问。

县财政每年拿出专款大力支持驻军改善生活、学习训练条件,帮助858余名退役军人实现了自主就业和安置就业,拥军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

驻清官兵在国防教育、抢险救灾、脱贫攻坚、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年来,驻清官兵参与抢险救灾900多次,为地方挽回经济损失1900多万元;配合政法机关执行任务20多次,协助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70多人,有力支持了平安清丰建设。


服务保障逐步规范


清丰县把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做为双拥创建的重中之重,今年初,成立清丰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建立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积极主动为全县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

目前,退役军人走访慰问、就业帮扶、典型培养、政策落实和光荣牌悬挂工作有序开展。全县投入80万元慰问功臣劳模604人、特殊困难退役军人357人,先后接待来访涉军群体16个,接待来访1800人次,有效化解信访难题4个,个访问题40余个,保障了军人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特色亮点鲜明突出

深入开展双拥宣传。筹拍《永远的情怀》、《双拥之歌》等六部“双拥”专题片,激发广大青年报效祖国的热情。近年来,该县现役军人中2人荣立二等功,30人荣立三等功,185人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征兵工作连续多年保持“零退兵”。

狠抓教育基地建设。投入7000余万元,对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冀鲁豫军区第一兵工厂旧址、邓小平、宋任穷、黄敬等旧居进行复原开发,新建了冀鲁豫边区抗战纪念馆,使之成为AAAA级红色经典景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游客110万人。

营造浓厚创建气氛。高标准规划建设“双拥主题公园”“双拥示范小区”“双拥示范村”和“双拥一条街”,在双拥创建中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作用。

有的放矢就业培训。帮助退役军人在家乡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通过强化特色技能培训,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广大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军民同心,结下鱼水深情;军地携手,同谱双拥新曲。清丰县县委书记冯向军信心满满地表示,将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为载体,坚持双拥共建,强化服务保障,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努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