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双拥网 > 双拥简报

2014年第1期

时间:2014-03-20 来源: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河南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0310
 
目  录
 
□  省军区支援扶贫开发大别山片区座谈会在信阳新县召开
□  省民政厅省拥军优属基金会领导看望优秀复退军人郑春光的亲属
□  驻安71352部队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出征
□  郑州市召开优抚对象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推进会
 
 
 
 省军区支援扶贫开发大别山片区座谈会在信阳新县召开
 
    3月5日,河南省军区支援“三山一滩”(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黄河滩区)扶贫开发大别山片区座谈会在新县召开。省军区副政委冷志义少将,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为忠,信阳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袁玉新,信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尚邦君出席。驻马店、周口、商丘军分区政委、政治部主任和部分县人武部政委等同志参加了会议。
    袁玉新在座谈会上说,多年来,军分区、人武部始终把参与扶贫开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完成战备训练和本级任务的同时,发挥双重领导的优势,各尽所能,各展所长,按照扶贫结对子、致富树典型、培训教能手、修建村村通、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发挥民兵组织和广大民兵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并积极协调驻信部队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为信阳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冷志义要求,要认真搞好走访调查,摸准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确保“帮准”;找准定位,开拓思路,科学制定帮扶规划,做到帮到位不越位,确保“帮巧”;针对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军分区和人武部的自身优势,解决实际需要,确保“帮好”。他强调,真情扶持,主动作为,是支援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实施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要动真情,使真劲,求实效,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为平台,增进军民感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信阳市双拥办)
 
 
省民政厅省拥军优属基金会领导
看望优秀复退军人郑春光的亲属
 
    2014年1月30日晚,周口市淮阳县郑集乡一家服装店突发大火,该乡复退军人郑春光在救火中牺牲。2月21日,副省长李亚作出批示:“对复退军人的先进典型郑春光的事迹要宣传弘扬,对其家人的生活要关怀帮助。”对此,省民政厅高度重视。3月4日,受省民政厅厅长冯昕委托,省民政厅副厅长董颍生、省拥军优属基金会理事长张中华、省双拥办常务副主任常伟等有关人员专门前往淮阳县郑集乡卫生院,看望郑春光的父母,并送去由省拥军优属基金会出资的慰问金2万元。
    在郑集乡卫生院,董颍生握着郑春光的父亲郑庆兵的手说:“你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好战士。春光是一名优秀的退伍军人,展示了新时期退伍军人的价值追求,感人至深,催人奋进,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和弘扬。今天,我代表省民政厅来看望你和你的家人,希望你和家人能振作起来,早日康复,好好生活。”
    张中华表示,郑春光是父母的好儿子,是父母的骄傲,也是河南人民的骄傲,更是这个时代的优秀青年代表,我们将力所能及地为你们解决实际困难。
    同时,两位领导还叮嘱同行的周口市、淮阳县民政部门的同志要多关心、多照顾郑庆兵及家人。(周口市双拥办)
 
 
驻安71352部队
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出征
 
    3月18日上午,由驻安71352部队组建的中国第十二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举行出征誓师大会。维和官兵家属代表、安阳工学院师生代表等共计200余人为维和部队官兵送行。
    此次维和部队工程兵分队总共300人,包括了3个工程兵方队、1个勤务保障中队和1个警卫中队。第一梯队100名官兵已于当日晚从郑州国际机场出发飞赴任务区,开始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任务。此次维和任务他们将部署在南苏丹瓦乌地区,分别执行修筑道路桥梁、修建供水供电设施、销毁武器弹药、为任务区维和部队提供工程支援等任务。与此前维和行动不同的是,此次新增了2个维和任务点。
    驻安71352部队曾参加过抗击非典、联合军演、抗震救灾等重要任务。2012年,该部组建的维和部队曾获得联合国授予的“和平荣誉勋章”。(安阳市双拥办)
 
 
郑州市召开优抚对象三级服务网络
建设工作推进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抓好优抚对象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工作,郑州市民政局党委领导高度重视,于3月5日召开了全市优抚对象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推进会。
    郑州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局优抚处以及各县(市、区)分管优抚工作的副局长、优抚科长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先后到试点单位管城回族区、新郑市观看了优抚对象三级服务网络工作纪实片,观摩了两个单位的优抚对象服务中心、乡(镇)办事处、村(社区)两级服务站,最后就全市推广优抚对象三级服务网络“1211”机制工作进行了交流座谈。(郑州市双拥办)